技术创新催开生命之花——我院心内科完成鄠邑区首例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57岁的王先生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1年前无诱因突然出现晕厥。之后的一年里,再次发生晕厥,每次3-5秒晕厥伴黑蒙,醒后记忆力差,乏力、心悸、气短、头晕。 3月28日上午9:50 分,急来我院心内科进一步治疗。入院后,心电图提示II°II型房室传导阻滞,CLBBB,广泛导联ST-T异常改变。初步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高尿酸血症。 心内科病区胡耀俊主任分析,该患者为中年男性,反复晕厥、黑蒙1年,加重3天,反复晕厥、黑蒙。目前心电图提示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5次/分,对阿托品无反应,考虑为房室结功能障碍,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指导治疗。遂决定先行冠脉造影明确血管的狭窄程度与血液的再灌注情况,掌握手术的风险,打好手术前准备的前一站,再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3月30 日上午10:15,心内科副主任马建钧为患者实施了冠脉造影术。造影显示冠心病(单支病变)、右冠2段末端局限性斑块50%狭窄,LAD7段多发斑块10-20%狭窄,无需冠状动脉血管的支架植入。遂准备完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相关器械、材料及上级医院教授等。在反复向家属交代病情及相关费用并征得家属同意后,于4月3 日上午9:15分,在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下,由我院心内科副主任马建钧主刀成功地为其实施了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复查心电图显示双腔起搏器心房、心室感知、起搏功能正常,起搏心率60次/分。术后恢复状况良好,不日即将安排王先生出院。 科普一下 抗磁双腔永久性起搏器与一般植入式起搏器有何不同? 胡耀俊主任解释,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深,磁共振成像显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涉及心血管、神经科、肿瘤科、骨关节等各个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然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一直是MRI检查的禁忌症。 而本次植入的双腔永久性起搏器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可以防止磁场对起搏器电路的干扰,阻止射频信号干扰起搏器而发出异常电刺激,避免异常电刺激导致的心律失常,不影响起搏器的感知和起搏,可很好的保护起搏器。 二是有心律失常的监控功能,对心衰有较好的预警功能,早期存在心衰风险,起搏器会发声报警,成为了比体重更为灵敏的指标。 三是后期出现意外时,可以及时有效的更换,或者通过延长间隙,重新调整,从而有效地延长舒张期。因为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我们会坚持随访,定期追踪,及时干预。 近年来,我院心内科在学科带头人胡耀俊主任的带领下,完成多项技术突破,其中包括首例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及首例双腔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等,成功建立区域内首个胸痛中心,标志着我院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为鄠邑区乃至周边区县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